香港和內地中學教育各有特色,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供各位參考。
在中國內地,採用「六三三」學制,即6年小學、3年初中、3年高中,小學和初中共有九年是國家強制性的義務教育階段。 學生完成初中後,可選擇升讀普通高中,也可以選擇進入職業高中、技術學校或中等專業學校接受職業訓練。
香港採用「三三四」學制,即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學,實施的是十二年免費教育。
除了本地學校提供的香港中學文憑(HKDSE)課程外,香港的中學生還可以根據升學需求選擇由直資學校和私立國校提供的多種國際化課程,例如,國際文憑(IB)、英國高考課程(GCE A-Level)和美國進階先修課程(AP)等,提供多樣的學科選擇。
內地的中學通常以統一的高中課程為主,重視應試教育,科目選擇較為固定。內地也有少數提供國際課程的私立中學,引入國際課程的學校數量逐漸增多。
香港的中學大約在下午三點半放學,有部分學生會留在學校參加課外活動和學會活動,也有不少學生會參加補習班或參加私人補習。
內地的中學生約在下午五點半放學,然後是休息和晚餐時間,傍晚七點左右開始自習,直到晚上九到十點。內地中學強調紀律和學習態度,學生在高強度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出堅韌的意志和時間管理能力。
在香港,小學升中學的壓力相對較大,許多家庭希望小朋友能考入Band 1中學和英文中學(EMI)。因此,小六學生在升中呈分試中力求取得優秀成績,以增強升學的競爭力。
而內地學生初中升高中時,有一半成績較遜學生會被篩選,未能升上的學生需選擇職業學校。
香港中學,甚至小學和幼稚園都強調「兩文三語」,即中文(粵語和普通話)及英文並重,英語教學比例高。
內地的教育則以普通話為主要教學語言,英語為第二語言,使用比例相對較低。
立即到Champimom教育版,獲取更多升學實用資訊!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