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重視產後坐月補身,坐月期間有哪些禁忌?又該喝哪些溫和的湯水補身,才能促進奶水分泌?註冊中醫師許懿清提出坐月期間該注意的5個要點,媽媽如果能在坐月期間多作調理,必定有助媽媽快速復原,恢復身體的元氣。
許醫師表示,中醫認為產婦在坐月期間應遵守「三避」的原則,第一要「避風」,即不能吹風。她指夏天都可以開冷氣和風扇,但不能把風扇直接吹住自己,亦應避免坐在冷氣口,室內的溫度應保持在24度左右,不宜太冷或太熱,以免生病。第二是「避客」,她解釋產婦身體虛弱,不宜邀請太多客人到家中探訪,一來阻礙寶寶和媽媽休息,二來避免受病菌感染。第三是「避行房」,因在坐月期間行房,對產婦的下陰傷口和開刀傷口都不好。
許醫師指,產婦在坐月期間是否要飲生化湯是一個帶爭議性的問題,她不建議產婦自行去買藥材煲生化湯,應先找中醫師打一個平安脈,由中醫師決定是否適合飲用。她強調,飲用生化湯的次數和湯料配搭都因應不同人士的體質而有所不同,因此媽媽最好先諮詢中醫師的意見。
許醫師表示,產婦在坐月期間一定要用薑,建議產婦用薑皮水洗澡,因有助驅風,如果本身對薑敏感,可以在洗澡完畢後用少量薑皮水過水。她又強調產後第一個月不能接觸凍水,即使洗手洗腳都應用暖水。
除了用薑皮水洗澡,許醫師又建議用薑去煮餸煲湯,切四至五片薑放在餸菜或湯水當中;十二朝之後,如果身體沒有大問題,可以用豬腳薑來撈飯,對產婦的身體都會有好處。
許醫師建議,餵哺母乳的媽媽可多飲湯水增加乳汁分泌,例如木瓜煲魚湯、花生煲豬手湯等,都有不錯的效果。至於通草性質溫和,幾乎人人都適合飲用,母乳媽媽可在煲湯時加少量通草(約兩錢),有助增加乳汁的分泌。
許醫生指,如果生產過程一切如常,產婦體質沒有大問題,可飲用由黨參、北芪、紅棗、蓮子、淮山、茨實、百合、玉竹、沙參、木耳這些溫和食材煲成的湯水。她又建議產婦可多飲用清雞湯,無論開刀生產或順產都適合飲用。做法是將一隻烏雞去皮和去五尖(即頸、屁股和內臟),將五片老薑連皮洗淨切片拍鬆,加二千毫升的水,大火煮滾後用慢火煲個半鐘至兩個鐘就可飲用。
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