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教育制度注重填鴨式,未必適合小朋友學習,因此家長自然會為他們尋求另一種教育模式,令標榜「獨立思考、探索式學習」的IB課程近年大行其道,加上全球已有超過四千間學校開辦該課程,國際認受性正逐步提升,因此越來越受家長們歡迎。
鼓勵自主學習多探究
IB課程(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國際文憑課程)由國際文憑組織(IBO)管理,適合3至19歲學生修讀,課程大致可分成四類,而當中的小學課程(Primary Years Program, 簡稱PYP)就適合3至12歲學生修讀。
PYP其實相當於香港幼稚園和小學的九年學習時間,注重學生的全人發展及探究精神,課程打正旗號以「主動探究、融會和整合知識」為學習重心,有別於傳統教學法,而它的三大主要學習領域包括是「我是誰」、「我身處哪個時代和怎樣的社會」及「世界是怎樣運作」,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應對及表達能力。

小組專題研習取代功課
就讀IB課程的學生毋須面對繁重的課業壓力,而且大部分功課亦不會設立標準答案,有的答案甚至要在課堂以外尋找,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新領域,所以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多寡,某程度上是建基於他們的主動性及好奇心,他們越喜歡探索,所習得的知識就越廣泛及全面。
雖然功課量少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小組合作做專題研習,最後還要彙報,無疑能訓練學生組織及演講能力。如果學生不喜歡在壓迫環境下學習的話,IB或許是他們另一條主流教育以外的新出路。
能銜接本地及海外升學
外界分析指,IB課程較適合主動、自我管理能力強、做事有條理的學生,相對地個性內向、被動的小朋友或許會較吃力,這點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由於IB課程在國際間認受性高,在香港完成IB課程的學生既可選擇經非聯招(Non-JUPAS)申請入讀本地大學,亦可選擇銜接海外大學,故出路會比受傳統教育制度下的學生更闊。
目前,本港除了有多間國際學校開辦IB課程外,一些非國際學校如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啟思小學及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等亦加入IB課程;幼稚園方面則有維多利亞國際幼稚園、英基國際幼稚園等。
不過,就讀IB課程所需學費不菲,因為管理IB學校的校長、教授IB課程的老師都必須經過認證,而很多時這些費用都會轉嫁到用家長身上,因此家長們要有心理準備報讀IB學校學費比傳統學校較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