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未來最好的方法,便是創造未來」這句名言與聖道百卉書院(Saint Too Bloom Academy)的辦學理念不謀而合。學校提供七年級至十二年級的教育,採用英國IGCSE和A Levels課程。其獨特之處在於重視創新和創業教育,由行業專家組成的教師團隊,致力於培養身心健康的創新者。想了解更多,即看聖道百卉書院的學校專訪!
聖道百卉書院 一條龍創新教育
聖道百卉書院是一所開辦七年級至十二年級的中學,等同於本地學校的中一至中六。學校注重創新和創業教育,採用英國IGCSE和A Levels課程,主要以英語授課。課程設計融入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和體驗式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的元素,特意聘任不同專業背景的教育團隊,致力啟發學生關心社會和全球議題,透過知識和技能創造未來及貢獻社會。聖道百卉書院推行「一條龍」教育,小學部是百卉九江書院,畢業生可直升聖道百卉書院。

聖道百卉書院為七年級至十二年級的中學生提供獨特的創新和創業教育,致力培養具有同理心的創造者和關心社會的創新者。
獨特創業課程 讓學生懂得關愛、思考和實踐
聖道百卉書院的校監和聯合創辦人何馬美域(Yvette Ho)表示:「創造未來的方法就是用心去關懷、用頭腦去思考、用手去創造。」因此,聖道百卉書院推行獨特的全年創業課程(Entrepreneurship Program),讓學生懂得關愛(Care)、思考(Think)和實踐(Act)。

左邊為聖道百卉書院創辦人及校長梅可欣(Renée Boey);右邊為聖道百卉書院校監和聯合創辦人何馬美域(Yvette Ho)。
聖道百卉書院的創辦人及校長梅可欣(Renée Boey)說:「去年七年級創業課程的主題是『可持續時裝』,學生以宣傳環保為目標,從設計慈善T恤,到產品製造、定價和前線推銷,他們均一手包辦。」除了在T恤設計上發揮創意,學生們更精心挑選物料,並與知識型創新公司溢達集團(Esquel Group)合作,務求在生產過程中肩負社會責任,響應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減低製衣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聖道百卉書院的教育團隊擁有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經驗,包括美國矽谷的微軟公司(Microsoft)、美國太空總署(NASA)項目和航空公司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的工程師,還有在荷里活剪輯電影、製車和遊戲設計等不同工作經驗。這些老師不僅教授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實際工作技能,幫助學生在未來職業生涯中提升競爭力。
夥拍浩觀及其他合作夥伴 提供強大社會網絡和豐富學習資源
為了令學習體驗更具規模、緊貼最新科技和面向國際,聖道百卉書院夥拍多個合作夥伴,包括浩觀基金、溢達集團和國際頂尖網絡Round Square。「浩觀創業基金(CoCoon Foundation)從事創業教育多年,在全港55間學校教授創業相關技能。」創辨人及校長梅可欣分享,跟其他學校不同的是,浩觀特意在聖道百卉書院開設了一個未來工作實驗室,讓學生接觸最新的科技、產品、人脈和創業理念,能有效擴展他們的視野,並啟發出全新創意。
聖道百卉書院與浩觀創業基金和其他團體合作,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強大社會網絡和豐富學習資源。
「此外,聖道百卉書院以及小學部很榮幸能夠成為Round Square的官方成員學校。」Round Square是由德國教育學家庫爾特.漢(Kurt Hah)成立的國際網絡,全球有二百多間成員學校。Round Square學校均受教育家庫爾特.漢的理論所啟發,以國際主義、民主、環保、冒險、領導力和服務(IDEALS)六大主題為教育核心。創辨人及校長梅可欣指,「Round Square為我們的學生提供與全球學生的交流學習的寶貴經驗。今年,聖道百卉書院的學生便有機會到杜拜進行交流。」
體驗式學習月 把課室擴展到社區、國內和海外
聖道百卉書院每年都舉辦體驗式學習月(Experiential Learning Month),旨在打破地域界限,帶領學生到不同地方學習,推動體驗式學習。今年,學生可以選擇前往英國、中國桂林和香港,體驗不同的學習活動。
前往英國的學生有機會在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農場進行創科研究和學習商業知識。他們還可以參觀名勝古蹟,學習考古學的知識,並在羅馬古城進行考古挖掘。另外,學生也可選擇造訪溢達集團位於桂林的可持續發展園林,體驗自然染衣的過程,了解企業在營商過程中如何承擔社會責任。在香港的學生則可參觀浩觀創業基金和其他企業,深入了解把人工智能(AI)融入運動科技和藝術的應用技術。
聖道百卉書院每年都舉辦體驗式學習月(Experiential Learning Month),帶領學生到課室以外的不同地方學習。
未來技能素養課程 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具備創意但缺乏執行力,再多的想法也只是空談。聖道百卉書院每周都設未來技能素養課程(Future Ready Literacy Curriculum),重點教授不同執行力(Executive Skills),包括時間管理、項目管理、情緒管理、抗壓方法、溝通技巧,以及利用科技工具幫助自我管理等,幫助學生有系統地學習和完成項目。
除了上述的軟技能(Soft Skills),課程更涵蓋多項傳統課程沒有涉獵的創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AI)、3D打印、影片製作、加畫外音和製作定格動畫等硬技能(Hard Skills),學生可以在不同項目學以致用,把想法轉化為行動。
聖道百卉書院的未來技能素養課程補足了傳統課程沒有涉獵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的執行力。
重視學生幸福感 培養正面思維不懼逆境
何馬美域校監指,學校名字中的「百卉」代表「百卉含英」,意思是每朵花都其獨特的色彩和美麗。「我們不鼓勵學生們互相爭鬥,而是希望大家一起組成一個最美的花園。」
「在現今人工智能的世代,相比於知識背誦,認識個人情緒和想法更為重要。身心健康是全人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何馬美域校監表示,聖道百卉書院十分重視學生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Well-being)。學校提倡運動,並設有四社,分別是分別梅舍、榕舍、樺舍和松舍。這些樹木象徵著力量、根基、成長和獨特性,表達平靜和萬物的相互聯繫。通過定期參加校際活動和比賽,學生可以結交新朋友、培養團體合作精神,還有增加對學校的歸屬感。透過籌辦課外活動,社幹事更能提升解難能力和發揮領導才能。
聖道百卉書院著重體驗式學習,設有創客空間(Maker Space)讓學生能把想法轉化為雛型(Prototype)。

學生可以在食研室(Food Tech Lab)為老師和同學們煮食。

創意媒體室(Creative Media Lab)提供綠幕拍攝的設備,讓學生可以製作播客節目(Podcast)和校園新聞報導影片,這從中加強表達能力。
計劃開辦HKDSE課程 把創新精神融入其中
聖道百卉書院正在申辦香港中學文憑課程(HKDSE),希望讓學習超越知識的累積,幫助DSE學生跳出框架思考,實現活學活用。學校希望透過英國 A Levels 和香港 DSE 雙軌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元的升學出路。
聖道百卉書院正在申辦香港中學文憑課程(HKDSE),希望在DSE課程中入創新精神。
學校成為創造開拓者 冀回饋教育界
聖道百卉書院獲得陳廷驊基金會的支持,透過基金會的網絡及不同資源的支援下,結合其優秀的學術實力,即將發展成為一個創新基地,實踐三大目標:推動校園幸福感、培養學生未來技能,特別是創業技能,以及成為一所與社區緊密聯繫的學校。創辨人及校長梅可欣指,學校致力培育創造者(Creator),自身能夠成為開拓者,盼以創新教學經驗回饋教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