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介紹過如何從咳嗽聲中分辨疾病(《秋冬易咳嗽 日本兒科醫生教你從BB咳聲分辨疾病》),其實從中醫角度看,小兒咳嗽都具體分為四種類型,風寒、風熱、痰熱、痰濕型咳嗽,今次便請位元堂香港註冊執業中醫師黎小慧為各位家長們逐一拆解。
四種咳嗽類型如何分辦?
咳嗽有風寒咳嗽、風熱咳嗽、痰熱咳嗽和痰濕咳嗽之分。外感咳嗽多因風、寒、熱、燥等外邪侵襲所致,其特徵是:發病急,病程短,常常併發感冒。另外小兒肺脾功能較弱,脾虛易生痰濕,肺氣不足咳嗽難癒,故小兒內傷咳嗽多以脾虛、肺虛為主,臨床上病情長而緩慢,並反復發作纏綿難癒。
Read More:【不止小兒科】甲流vs乙流vs丙流 對抗秋冬流感懶人包
Read More:【不止小兒科】手足口病爆發小高峰,醫生提醒你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風寒咳嗽(外感咳嗽)
特點: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咽癢、頭痛少汗或無汗等外感風寒的表現;咳嗽痰色白質清稀
治療要點: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可減輕症狀的中藥材:蛇膽陳皮川貝末、桑葉、杏仁
食療:
1/薑糖蘇葉飲:生薑二片切絲,紅糖適量,蘇葉三錢碾碎,加開水溫浸,代茶飲用,有散風寒止咳的作用。
2/蒸大蒜水:取大蒜2至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蓋放入鍋中去蒸,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蒸15分鐘即可。當碗裡的蒜水溫熱時餵給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至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溫,入脾胃、肺經,治療寒性咳嗽、腎虛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簡單。
風熱咳嗽(外感咳嗽)
特點:發熱惡風、鼻流黃稠涕、唇紅口乾、咽紅腫痛、頭痛身痛等外感風熱表現;咳嗽、痰多色黃質稠,咯出困難
治療要點:疏風散熱,化痰止咳
可減輕症狀的中藥材:桔梗、蛇膽陳皮川貝末、桑葉、杏仁、甘草
食療:
1/金銀花茶:可以用金銀花四錢焗綠茶飲用,疏風散熱止咳,紓緩不適。
2/煮蘿蔔水:白蘿蔔洗淨,切4至5薄片,放入小鍋內,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燒開後,再改用小火煮5分鐘即可。等水稍涼後再給寶寶喝,此方能治療風熱咳嗽、鼻乾咽燥、乾咳少痰。
痰熱咳嗽(外感咳嗽)
特點:惡寒、鼻塞流涕症狀不明顯;咳嗽痰多色黃稠、發熱面紅、唇紅目赤、口渴咽乾、煩躁不安、大便乾結、小便黃
治療要點:清熱瀉肺,除痰止咳
可減輕症狀的中藥材:猴子棗
食療:
1/羅漢果水:可以用數個羅漢果,掰碎,開水浸泡,代茶飲用,可以清熱化痰,潤肺止咳,並能滑腸通便,也適用於咽痛、便秘。
痰濕咳嗽(內傷咳嗽)
特點:咳嗽痰多,色白而黏,咳聲重濁,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大便稀爛,夜間咳嗽或會影響睡眠,多由飲食油膩及飲食過量觸發
治療要點:健脾燥濕化痰
可減輕症狀的中藥材:黨參、茯苓、製半夏、炙甘草、白朮、蓽撥、陳皮、猴子棗
食療:
1/陳皮杏仁老絲瓜水:陳皮一錢,杏仁二錢,老絲瓜煲水,能夠健脾燥濕,理氣化痰。
*如感到身體不適,建議諮詢醫生